浏览数量:20 作者:南京市营防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6-16 来源:本站
孟夏清和,万物竞秀。为扎实有效推进我校教学工作,促进老师们之间的切磋交流,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将“双减”背景下的高效课堂、素养培育成果全景呈现,我校定期开展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以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现对我校本学期校内公开课教研活动进行总结。
环节一:公开课展示活动
开课教师:薛清
开课课题:《第十章第2节 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2025年5月8日上午第一节课,薛清老师在七(4)班进行校内公开课展示。薛老师以最高的树为引,抛出百米水分运输谜题,激发学生探究热情。课堂上“套袋观察盆栽叶片”的对比实验,让学生直观看到蒸腾作用形成的水珠,借助显微镜观察白菜叶下表皮装片,学生清晰认识气孔开闭与水分散失的关系。最后薛老师结合植被影响气候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的关键意义,将抽象知识融入生活实践。薛老师的课堂善于运用各种真实情景,如:植物施肥过多出现的“烧苗”?给植物打点滴(挂“吊瓶”)?等现实生活情景来解释各种生物学知识,让抽象生物知识融入具体情境,助力学生在情境探究中实现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
开课教师:李保兰
开课课题:《6.1 图形与坐标》
2025年5月13日上午第三节课,李保兰老师在九(3)班进行校内公开课展示。李老师以“几何图形”和“坐标”引入“数”与“形”的课堂主线,课堂从数字到字母,从特殊到一般,从有图到无图,层层递进让学生容易接受。在课堂的提问方面环环相扣,具有迁移性,符合九年级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授课过程还结合具有蔡林学校特色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主动探究“坐标与位置”的关系。本节课主要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合作学习的讨论中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成了较高的课堂完成度,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
开课教师:邵章旭
开课课题:《世界主要的国家和地区复习(二)》
2025年5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邵章旭老师在八(3)班进行校内公开课展示。邵老师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和中考阅卷发现,学生在做综合题时经常出现以下问题:1.不读题干直接做题;2.做题只凭记忆,而不联系图文资料;3.不能准确分析图文资料给出的信息;4.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不清晰;5.答题语言不规范。针对以上问题,邵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就会多训练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本节课也主要是针对这些问题所设计。在这节课中,邵老师展示了各个国家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图片,引导学生归纳读图的方法与技巧,总结个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通过中考试题,让学生了解考察方向,明晰学习方法。从而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读图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
开课教师:王一飞
开课课题:《澳大利亚》
2025年5月22日下午第二节课,王一飞老师在七(3)班进行校内公开课展示。王老师以“ 库克船长的航海发现”为主题情境进行探究,通过AI智能体的形象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将库克船长的航海日志转换为地理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分组探究等课堂活动形式,分析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古老动植物的独特性、牧羊业的发达,并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特点,重点分析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条件。课堂上教师语言表达亲切自然,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习主动性强,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开课教师:陆斌
开课课题:《双手胸前投篮》
2025年5月26日上午第四节课,陆斌老师带领七(3)班学生在大操场进行校内公开课展示。课上,同学们在陆老师有序的指导下,开展积极的,有目的篮球运动,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在练习双手胸前投篮的技术动作时,陆老师对动作进行了细致的分解与演示:首先是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然后体会脚蹬地伸臂将球拨出的感觉,最后,通过传接球的动作过渡到投篮动作。通过篮球的传接球练习和投篮练习,学生的核心力量和四肢协调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力量、速度、耐力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有效提高。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传接球练习,为后续的进阶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们在实际练习和陆老师的细致指导下,逐步掌握了双手胸前投篮的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练习效果。
开课教师:叶宁
开课课题:《美国》
2025年5月29日上午第四节课,叶宁老师在七(2)班进行校内公开课展示。叶老师以一段精心剪辑的《航拍美国》视频作为开场,每一帧画面都让学生们发出惊叹。这种沉浸式导入瞬间点燃了课堂氛围,成功将学生带入“美国时空”。在讲解美国地理位置时,叶老师让学生自主观察卫星地图,通过“找一找”“比一比”的互动游戏,引导学生发现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的地理位置差异。在“领土组成的特殊性”环节,叶老师设计了小组辩论活动:“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的加入,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各小组迅速进入角色,结合资源分布、国防安全等角度展开激烈讨论。课堂尾声,叶老师布置了一项跨学科实践作业:“假设你是美国农业部长,如何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规划农业带?”同时,他鼓励学生通过纪录片《航拍中国》(美国篇)进一步探索美国地理,将课堂所学与现实应用紧密结合。
开课教师:刘正保
开课课题:《跨学科主题学习——智能体学习的好帮手》
2025年6月5日下午第二节课,刘正保老师在七(2)班进行校内公开课展示。本节课以“人机计算大比拼”趣味导入,通过三阶任务驱动学生思维进阶:首先通过小组合作自主编写简易计算智能学伴,初步体验并测试问答系统;随后借助人机应答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问答系统原理。在创意实践环节,各小组通过需求分析确定学伴功能,并设计相关问题及答案,最终完成具有个性化功能的智能学伴开发,如“旅游导览助手”“植物养护伙伴”等创新作品。最后通过医疗问诊、智能车载等真实案例,拓展学生对问答系统应用边界的认知,并通过自我评价表实现学习效果的多元反馈。
环节二:听课评课活动
每节公开课后,各教研组、备课组及时组织评课研讨。听课教师从目标达成、教学设计、学生参与度等维度展开深度交流,既肯定亮点,也提出优化建议。学校领导全程参与,强调“以公开课促常态课”,鼓励教师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日常教学实践。
本次校内公开课展示活动中,各学科教师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为学生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活动不仅展示了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营中老师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