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3 作者:南京市营防中学 发布时间: 2024-12-16 来源:本站
为进一步落实关系育人,探索全员关爱导师制的有效机制和实施途径,营造健康幸福的校园氛围,2024年12月13日下午,南京市营防中学特别邀请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市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心理科研员,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南京全员关爱导师制的推行者林静博士为全校教师带来讲座《关系育人:全员关爱导师制的南京实践》。
讲座伊始,林静博士以案例作为导入,用生动的语言和专业的分析让老师们了解了全员关爱导师制的时代背景和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焦点问题,并提出观点:心理问题的本质是关系问题。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初期不可见、中间历程长、病后易复发的三大特点。为了给学生心理赋能,导师要具有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包括高素养、能共情、有弹性、抓卡点、会对话、善协调的能力。
随后,林博士强调全员关爱导师制旨在“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做导师、家长人人联导师”的学生心理关爱机制,增强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强化师德师爱的育人功能,优化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引导家长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形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校关系、亲子关系”协同发展的四维关爱体系,构建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格局。
接着,林博士对关系育人和全员关爱导师制如何落地提出指导,即老师提升教育意识,转化为关爱导师,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家长的育人伙伴”,其实就是教师秉持“无育人,不教书”的理念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林博士谈到,要以此项工作的推行帮助教师从单纯关注学生学业中走出来,予以孩子“五导”,也就是“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学业指导、生涯指导”,及时予以孩子回应、陪伴,以此引动学校各种关系的变革,改善师生、生生、亲师等关系。
最后,南京市营防中学徐国进书记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提醒教师们,虽然识别心理健康问题相对容易,但寻找原因、合理干预和有效转变却颇具挑战。他再次强调了“关系育人”在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关键作用,并呼吁教师们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密切关注他们的生理、情绪、行为和学业等方面的变化,及时探寻变化背后的合理原因。同时,他鼓励我们将林静博士提出的全员育人心理健康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教育始于真诚的共情,有效的倾听与积极的赞美。每一位老师都是学生们最亲近、最依赖的人。通过此次讲座,老师们深刻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掌握了诸多实用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了导师们更加精确地指导、关爱学生的能力。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爱和智慧为学生的心灵保驾护航,助力学生乐活、健康成长!